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山旅要闻

团结佑山旅天道必酬勤——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代表队参加2016论语大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6/09/13 点击:

  近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6名学子组成2支代表队,参加了由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济宁市委联合主办,曲阜市人民政府、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共同承办的2016年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会。其中以宋哲、魏文祥、国殿玉3名营养与烹饪系同学为成员的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复赛,进入决赛环节,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山旅代表队作为最后离开决赛环节的高职院校代表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尤其是在复活赛的网络投票环节,海内外师生以“洪荒之力”发动力量投票,最终逆转局势,赢得复活赛资格,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山旅人满满的正能量。

  初赛:6名学子脱颖而出
  4月中旬,接到论语大会文件后,按照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院长宋德利和党委副书记萧继虎的批示,基础部副主任曹常玲开始紧罗密鼓地安排初赛。题型设计、考试范围、参赛队安排,短短三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5月11日下午,学院举行了2016论语大会初赛即校内选拔赛。来自全院6个系部的40名选手参赛,300多名同学前来观赛、助威。
比赛围绕《论语》文本、背景知识和衍生意义三个方面,分为必答和抢答两个阶段。必答阶段,每位参赛选手需答四题,拥有一次向“亲友团”求助的机会;抢答阶段,选手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自信心和反应速度,都成为制胜的关键。经过近3个小时的角逐,营养与烹饪系宋哲、旅行社管理系龚百学等6名同学脱颖而出,获得复赛资格。他们组成2支代表队于7月中旬了参加在济南举行的2016年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会复赛。

  复赛:突出重围拔得头筹
  7月16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了“2016论语大会”济南赛区复赛,21支高校代表队依据抽签顺序展开对决。山旅两支代表队分别被编入上午第三场和下午第一场。
上午赛场,宋哲、魏文祥、国殿玉组队对决山东警察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和山大威海分校。三位选手面对“劲敌”沉着应战,分工明细,在才艺展示环节以书法“诗礼传家”和果雕“大展宏图”赢得评委好评;紧接着必答题、猜成语稳得满分;在紧张激烈的抢答赛中,他们同样表现不凡,与警察学院代表队针锋相对,一举拿下90分的好成绩;最后,在以“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亦相为谋”为辩题的辩论中,再次战胜山东警察学院队。
  下午出场的姜忠林、李媛、龚百学同样不负众望,以“现代礼仪表演”展示了我院绅士淑女的风采,就“君子不器/君子可器”的论题与齐鲁工业大学代表队展开辩论,鲜明的主题表达和周密论述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
  最终,宋哲、魏文祥、国殿玉三人组以340分的好成绩力压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职业学院等本专科院校,在16所高校选派的21支代表队中拔得头筹,成功入围决赛。

  决赛:完美诠释回天之力
  在8月14日举行的决赛淘汰赛环节中,一贯表现出色的山旅代表队在抢答时被对手指为提前抢答。面对突如其来的干预,选手们原有的答题节奏被打乱,以致在后面的比赛中表现不佳,被暂时关在了下一轮决赛的门外,唯有在15和16日的论语大会网络投票环节中力压其他院校,方能通过参加复活赛晋级。
从得知消息的那刻起,时刻关注赛况的山旅人马上行动起来,发动亲朋好友为山旅投票。时值暑假期间,然而从院领导到每一位老师都在利用这宝贵的48小时进行紧锣密鼓的拉票,家人群、朋友群、工作群、同学群,一时间,山旅人的朋友圈里,满满都是投票请求与致谢。一位老师因为长时间拉票刷屏遭到群里其他人的训斥,她却毫不在意:“只要能让山旅参加复活赛,受再大委屈都值。”远在天南海北的校友们也纷纷助力,为3位参赛选手圆梦,也为山旅圆梦。
  最终,山旅人凭借强大的凝聚力和满满的正能量完美诠释了回天之力,以第二名的成绩成功进入复活赛。短短48小时就扭转战局得益于每一位山旅人对山旅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也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对山旅的信任与支持。3位选手重回赛场的那一刻将被永远铭记。
  “梅花香自苦寒来,团结一心结硕果”。在近三个月的备赛、参赛过程中,六位参赛选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院长宋德利和党委副书记萧继虎等院领导和相关系部老师给予了极大关注和热心指导。基础部副主任曹常玲、文理教研室主任许玉庆统筹安排,张玉娟、岳永洁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指导、训练和答疑;比赛中,院领导和老师们一直在微信群中为两支队伍加油鼓劲;烹饪系主任张伟勤、教师张亮、辅导员王伟为学生现场助阵;学院双微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为选手造势……这次参赛再一次完美诠释了山旅人团结一致干大事的优良传统,必将成为山旅2016年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

  背景链接:
  2016年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会简称2016论语大会,是山东省高校工委和济宁市委共同主办、曲阜市人民政府和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生活频道承办的一项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共同参与的赛事,旨在推动《论语》及儒学知识传播普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比赛围绕《论语》文本、背景知识、衍生意义三个方面,采取知识问答和抢答的形式进行。自2016年4月份开始,百余所高校代表队经历了校内初赛和五大赛区复赛,最终18队共54名在校生闯进决赛阶段,在全省高校掀起一阵《论语》热潮。

   

   

   


撰稿人:许玉庆
供图人:许玉庆
稿件来源:基础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1050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