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内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03
浏览量:
也趁机将手伸向了学生 学生小吴平时喜欢玩游戏。近日在游戏内,一个网友称可以免费代练,使游戏账号尽快升级。小吴便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让对方帮助升级。过了几天,当小吴尝试登录自己账号,查看升级情况时,却被告知密码错误,无法登录。小吴向对方询问情况,对方称如果想要回账号,需要支付200元,迫于无奈小吴将钱转账给对方。可是,对方又找借口要求再次支付100元,小吴将钱再次转给对方。然而,对方却玩起了“消失”,不再回复小吴。察觉自己被骗后,小吴向警方报警求助。 学生小楠在家刷某平台短视频时,通过“点击免费领游戏皮肤”的广告加入QQ群,并添加了一个自称是工作人员的人为好友。对方要求小楠提供账号,随后发送二维码称可领皮肤,但小楠扫码失败。对方称小楠操作失误导致系统异常,需配合解除,否则将被罚款6万元,严重的还要吃官司。 2.学生玩游戏时要避免沉迷,同时增强防范意识。尤其是在买卖游戏账号、游戏币、游戏装备时要清楚,除在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上进行交易外,很多都是诈骗。 3.请勿轻信网络上发布的免费领取皮肤广告,谨防被骗。因社会阅历不足,未成年人甄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较为薄弱,各位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反诈知识的教育和灌输,正确引导孩子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4.尽量不要将微信、支付宝、手机网银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告诉孩子,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对自身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监管。 第二步:骗子在群里发布简单任务,如抖音点赞、下载APP并实名验证等,受害人完成所谓的任务后,骗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用来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完成几个简单任务后,骗子引诱被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骗取受害人在刷单APP中垫资充值,实际是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 第四步:当受害人完成“进阶任务”想要提现时,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甚至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一旦受害人识破骗局,诈骗分子将切断一切联系。 1.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先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抱有“贪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 第二步:骗子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幌子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APP并开启屏幕共享,要求提供银行卡号或接受“屏幕共享”。 第三步:随后,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幌子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或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交易信息,最终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2.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动、机票退签改签等内容的短信、电话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渠道核实,不要轻信陌生号码,也不要点开短信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3.正规平台办理退票不需要在退费前支付其他费用,退款一般返还至原支付渠道,如遇到索要费用、转账刷流水等情况时,请务必提高警惕。验证码、密码等要小心保管,不要随意透露给他人。 1.发送虚假网站链接要求歌迷通过网站付款,大部分歌迷认为平台付款安全有保障,直接付款,不曾想进入的却是钓鱼网站。 2.告诉歌迷需要先付定金后发货,收到门票后再付尾款。交易流程貌似毫无问题,但歌迷收到的门票极有可能是伪造的高仿门票。 2.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谨防个人信息被盗,谨慎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3.凡是以各种理由要求反复付款,退款还要交保证金的,统统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