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势,常系民心。“全党必须牢记,反对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 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经过十八大以来坚决反腐的不懈努力,我们党进入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迎来清气上扬、浊气下降的发展新境界。
我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夹杂着一些消极的成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然而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教育基础的地位就更加突出。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是在党的全局部署下重要的一环,认真反思高等院校目前反腐倡廉的现状,紧密结合实际,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建立健全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课题。高校的后勤廉政建设则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政工作在文化层面的深化和延伸。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加强高校后勤廉政建设工作,教育和引导后勤广大党员职工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成为后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持久动力,从而推动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发挥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培养一支品德高尚,作风优良的队伍,才能更好的为高校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但是,五千多年延绵不绝、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土壤。“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来都讲“为政以德”、“守土有责”。老子说:“见欲而止为德”,能够顶住诱惑是一种清醒,善于顶住诱惑是一种智慧。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以高度的自觉性克制自己的欲望,同各种消极腐朽思想进行抗争,从而达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与割舍、不断“拿起”与“放下”的过程。每个党员既要有拿得起的勇气,更要有放得下的豁达。面对物欲诱惑要等闲观之,面对美色陷阱要不越雷池一步。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自己,做到“惊涛拍岸息岿然”。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美首站西雅图发表演讲时强调:“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及时顺应人民的要求,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习近平总书记就地取材,借“纸牌屋”这一美国元素,再度表明了“依法反腐”的态度和“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正面回应了对于强力反腐的消极舆论及狐疑想象。“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能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海涅如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反腐举措都是基于“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的原则,而非其他;依法依规反腐取得的一系列瞩目成果充分说明,反腐败不是“纸牌屋”,而是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的终结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必将是一项持久的战斗,但正义终会战胜邪恶,只要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鼎力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