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最纯粹的爱
营养与烹饪系 杜冠群
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在《意见》中,对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如今教育的本质虽然没有改变,但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常常在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留下的更多的是学生精神上的收获。当每天走在校园的路上,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一张张真诚、信任的脸庞,我都不禁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他们,来回报这纯洁的目光。教师的工作就是要不断的付出,付出的是辛劳、是汗水,说到底其实就是爱的付出。当老师对于学生爱达到自发自愿,完全内化的时候,学生也许才会真正感受到了适合于他们的教育。
一、爱是责任
刚到山旅那两年,从事辅导员的工作,工作忙忙碌碌,但在忙碌之余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源于爱的责任。每年新生入校,看到家长殷切的目光都让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一个学生对我来说可能只能百分之一,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
那时的我是一名普通的辅导员,每天所面对的学生也许并不能成为一名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让人感到非常满意。很多学生因此自暴自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学生小A从初中起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后列,因为成绩的原因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从内心里还是渴望的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关注。所以小A同学从一进班就特别爱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不跑操、不升旗、旷课等等。你批评他,他却显得更加兴奋。对于他的教育问题,着实让我头疼了很长时间,想给他一些机会,但他总是很不在意。一次很意外的机会,我发现小A专业技能很好,恰逢学院社团纳新,我就鼓动小A去试一试,他嘴上说不去,眼中却露出了一丝渴望。在接再来的几天里,他加紧练习技能。纳新那天,小A终于以优异的表现加入了美食社。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发现小A变了,升旗跑操出现了他的身影,课堂上虽然有时还是有些漫不经心,但至少不会缺席了。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他已经能慢慢接受老师对他的批评了,他在不断的进步着,成熟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性格,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绩优秀。我们的责任就是尽量的为每一个学生打开最明亮的那扇窗,让他们的生命充满阳光,从内心接受每一位学生,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港湾,鼓励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二、爱是艺术
对于教师责任的坚守,也使我在面对这种各样的学生问题的时候,多了一份理智和沉着,更够更艺术的解决各种问题,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真正给学生指明前方的道路。
去年教的一个学生小C,思想行为比较散漫,而且很容易冲动。在理论课的课堂上他经常睡觉。有一次,我看到他又趴在了桌子上。我悄悄的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想提醒下他。可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用手推开了我的手,怒吼到:“干嘛?我又没睡觉!”我一下子怔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班内学生眼睛全都积聚到我这。在那一刻,我只觉得我的威严和形象就这样被毁了,有些不知所措,胸膛里的火顿时就燃烧了起来。但就在此时,我的目光触及到他的眼神,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不安、歉疚,夹杂着委屈,似乎还有闪闪的泪光。我忽然意识到了这件事可能还有内情。于是,我忍住了火,让他先坐下了。
下课后,我离开教室去接水,没想到他跟着就出来了,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有点感冒,头很疼,本来就很难受。但是刚才又和同学闹了点小矛盾,刚才也不知怎么的就冲您发了通火。我真的错了,对不起。”看着他真诚的眼神,那一刻,我一下子变得释然而又庆幸。释然的是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庆幸的是我用我的理智和沉着保护了学生脆弱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需要别人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学生都有感情,他们一定能从教师平和的语气、真挚的情感、平易近人的态度中,读到教师的一片真情。对学生的爱不应是时时刻刻的耳提面命,讲究爱的艺术,留给学生最大的尊严,给学生一些自主发展,自我认识的空间。这样的教育也许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爱是收获
真心付出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来自学生丰厚的馈赠。当我感冒时,会有学生偷偷送来药片,给我接水;当我疲惫时,会有学生搬来椅子让我课间坐着休息;当我生日时,学生们给我发来生日的祝福。曾有学生说,老师,一看到你,心里就特踏实。这话让我热泪盈眶,但与其说是我在教育学生,不如说我在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几年我从学生身上学到的,并不少于他们给予我的。
回想起在原单位做班主任的时候,曾经带的一个学生小L,她小时候出车祸,造成了腿部残疾,两条腿都不能正常伸直,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相当困难。有次我陪她回到宿舍,当她撸起裤管的时候,我猛地一惊,三条刀口缝合的疤痕出现在我的眼前。而且由于实践课长时间站立,腿部有些浮肿,还有青色的淤痕。但就是这样一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在校两年的时间里从未迟到过一次,从没有因为身体的原因要求实践课坐着上。我不禁想到在本班同学W父亲去世期间,L和班里几个同学一直坚持去照顾W年迈的爷爷。L本就是一个那样需要被照顾的人,而她一直坚强、开朗,从不把身体上的痛苦表现出来。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竭尽全力去帮助,去奉献。L曾经说过,身体上的残疾已经成为了不可改变的现实,而她的信仰就是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如果说我是她的老师,我的目标就是教育她,而此刻我却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不抱怨,什么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教师的工作不单单是教学,是学生管理,更多时候是一种修行。一个老师无论能力大小,只要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所付出的爱就是最纯粹,最值得珍惜的。坚守这最纯粹的爱,用自己的情操和爱心健全着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师德和品性肥沃学生的精神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