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学院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结合学院实际,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月活动,为确保活动工作高效有序进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科研诚信建设月系列活动,全面强化师生科研诚信意识,完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构建覆盖科研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推动形成崇尚学术道德、坚守科研诚信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25 年 5 月下旬 - 2025 年 6 月下旬
三、活动内容
(一)召开专题会议,强化思想引领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学院召开院党委扩大会议,党政领导班子专题研究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组织深入学习《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国科发监〔2022〕221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的指导意见》(教科信〔2024〕2号)和《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教科信〔2024〕3号)等文件规定,全面分析当前科研诚信工作形势,深入查找工作短板,科学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切实发挥党委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完善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
科研与技术服务处协同各系(部),对照《科研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情况自查表》,全面开展科研诚信制度自查工作。重点检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确保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职责明确;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涵盖科研项目申报、实施、成果产出等全流程;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管理流程是否规范,保证科研活动公开、透明、有序开展。于 6 月上旬完成科研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工作,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开展主题教育,营造诚信氛围
围绕 “坚守学术初心 弘扬求真精神” 主题,面向师生分类开展科研诚信教育培训。科研与技术服务处组织各教学系(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科研诚信宣讲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读科研诚信政策法规,传授科研规范操作方法;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科研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采用正面典型引导与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 “博望讲堂 ‘研’途有我” 系列讲座、组织分组研讨、个人自学、签订科研诚信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化师生遵纪守法意识,筑牢学术不端行为 “防火墙”。
(四)严查不端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各教学系(部)在前期撤稿科研论文自查工作基础上,对 2023 年 1 月 1 日以来撤稿的科研论文开展 “回头看” 工作。严格审查调查、认定、处理程序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遵循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原则,坚持 “严” 字当头,对论文代写买卖、论文发表优亲厚友、套取科研经费、科研数据造假、领导挂虚名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理。对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人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督促其限期整改,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纠正。
(五)强化监督管理,健全长效机制
全体师生须严格遵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科研诚信制度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鲁旅职院发〔2020〕70 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科研诚信建设与管理办法》(鲁旅职院发 〔2022〕74 号)相关规定。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在学术成果发表后 1 个月内,须将全部署名作者知情书、实验场所和操作人员、原始数据等信息提交至科研与技术服务处存档备案,实现科研成果全程可追溯。同时,在学院官方网站及新媒体宣传平台公布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举报电话、邮箱,畅通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系(部)要充分认识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科研诚信建设月活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成立由系(部)负责人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活动开展,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实效
各系(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注重活动形式创新,增强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确保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各项重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三)及时总结反馈,强化成果运用
各系(部)须于6月6日前,将签字、按手印的科研承诺书,以及加盖系(部)公章的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报告报送至科研与技术服务处。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学院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监督电话、邮箱:0531-81920207 keyanchu207@163.com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