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产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培育时代新人。培养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是凝聚民心、汇聚合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当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增强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其理论真正入脑入心,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思想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和使命。
我院作为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率先成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中心, 自成立之日起,积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研究者、传播者。将“三进”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全过程,全面、系统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10月26日,在基础部的组织召集下,我院在山之旅会议室召开了由基础部组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会,来自各系的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基础部的教师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自身教学和工作,交流学习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尤其是自党的十九大以来,跟随新时代新理论的提出,我院倡导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学院党委的推动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院师生的自觉行动和工作学习的指导。在本次学习会议中,老师们就最近段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取得的教学和工作成果予以交流。
首先我院思政课老师讲授了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名师示范课堂”中的教学成果,思政教研主任刘晴老师讲了《精神之钙: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王新超老师讲《习近平谈文化自信》;王伟亚讲《做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时代新人》;苑芳强讲《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几位老师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详实的教学资料,从不同角度分别讲述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性,以文化人、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大学生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应该具有的宏观视野,从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后结合教学工作老师们谈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和收获。思政课教师代表宁顺颖谈到作为一名老教师老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要心怀虔诚之心的,真懂真信,自己每次学习都认真地做笔记,育人先育己,教学的同时不能忘记把育人放在首位。大学语文老师代表赵恩兰提到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人为观念。辅导员老师代表谢菡菡表示作为辅导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引路人,要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奋发成才的引路人。
最后,基础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曹常玲在总结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创,为强国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老师们和辅导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践工作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时代所需,更是新时代山旅老师的职责和光荣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三尺讲台写春秋”,老师们要以立德树人作为神圣的使命感,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
供稿部门:宣传部
撰稿人:刘 晴
供图:曹常玲、樊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