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要闻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5
浏览量: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推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为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劳动独特的育人作用,今年以来,艺术系党总支、团总支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要求,制定了专业特色鲜明,创新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的《劳动教育实践方案》,另一方面,因事、因地、因时制宜,将劳动教育实践渗透、融入于学生成长全过程、全时空,广泛开辟劳动实践活动平台,营造劳动教育浓厚氛围,为成长赋能,为青春助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非遗园中识“福禄”
劳动实践结良缘
位于章丘的友谊葫芦非遗文化园是一处省级非遗文化园区。2021年11月,艺术系系主任高维峰亲自带队开启了第一次“友谊葫芦之旅”,由此双方建立了密切联系,艺术系师生也多次在此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和劳动实践教育。
2023年11月4日上午,艺术系徐梦娅老师带领2023级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和文物考古专业同学们,来到文化园参观学习,同时开展本学期第一次劳动实践。
文化园负责人热情地为同学们讲解葫芦文化。古人以谐音“福禄”将美好寓意寄托于葫芦,而葫芦文创则是展现各种“福禄”意境的最佳选择。非遗传承者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巧思将“葫芦虽小藏天地”的内涵阐释发挥到了极致:山川湖海、花鸟鱼虫、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无所不包。琳琅满目的葫芦艺术展品,让同学们大饱眼福。
带着满满的艺术欣赏愉悦,按照预先安排,同学们分为男女两组分别来到葫芦文化园中的种植区域,开展劳动实践课堂。男生负责平整园区内的土堆并清运,为葫芦园区的新格局设计出一份力;女生则去后院清理树枝落叶,打扫园区内的卫生。
土堆足有两米多高,体量不小,凉飕飕的北风“恰逢其时”地吹在脸上,好像在考验同学们的决心和毅力。
二话不说,李余昊、孟令成、王凯三位男同学主动上前,揽下了挥锄“移山”这项开篇重活。他们抡起锄头,将硬结的土块一下下从“小山”上刨下来,再铲到塑料桶中由其他同学运走。
土块很结实,对于常年身在校园的他们来说,工作并不轻松,手臂逐渐发麻发酸,滴滴汗水随着铁锄的挥动洒在了脚下的土地上。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感染了同学们,大家齐心协力,成功“移山”,文化园内的环境焕然一新。
同学们肯吃苦、真出力的表现展现了山旅学子的良好风貌,给文化园负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给同学们送上小葫芦文创作为纪念,还在后续多次向主动前去求教的同学们传授非遗技艺。“劳动最光荣”与“非遗真奇妙”就这样完美的集合在了一起。
艺”心一意齐上阵
实训教室换新颜
实训室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进步的重要场所,用“成才摇篮”形容也不过分。艺术系位于行政楼的两间实训室平时供多个专业开展非遗、声乐、绘画等专业教学,因使用频率高、人员出入多,致使物品多杂,功能布局也不够明晰,给师生开展教学造成一些不便。
针对这一问题,艺术系团总支遵照学院“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逐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营造整洁、优美、卫生的校园环境”的指示精神,教育学生从身边事做起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于11月23日,组织部分无课同学一同重新整理了实训教室和器材室。
在团总支书记李启琛的统一调度下,各专业同学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扫除活动中,搬橱柜,擦桌椅,清台面,整物品……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同学们不仅完成了工作,其态度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一位女同学,在擦完一张课桌之后,发现桌上还有一些不大的污点,便俯下身去,先用抹布,又用纸巾用力擦除。发现不好清除,本想用刀片清理,但为了不划坏桌面,就找了一根一次性筷子,一点点地抠掉了所有的污渍。她一直弯着身子,神情专注,手上用力划动,像是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又像是在默默诠释着“认真”二字的内涵。
劳动过程中,大家不分彼此,团结互助,不怕脏、不怕累,很快收获了劳动成果。实训室卫生环境焕然一新,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地面光可鉴人,课桌橱柜干干净净,同时,由老师主导,划分了教室内的功能区,确定了专门的管理人员。
站在散发着淡淡清洁剂香味的教室里,大家的心情和崭新的教室一样,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那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已在心底生根,发芽。
勇担当破冰除雪
为师生保驾护航
进入冬季以来,济南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艺术系一方面按照学院要求,时刻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住宿防寒事宜,另一方面,早早做一旦降雪组织清雪除冰的准备。
12月13日到15日,济南章丘区连降暴雪,校园道路大部分被冰雪覆盖,给师生安全出行带来隐患。
雪还没停,学院就发起了“清雪行动”。艺术系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在团总支书记李启琛的带领下,组织艺术系全部四个专业的十几名同学迅速行动,在四号公寓楼区域扫雪除冰。
大家挥舞铁锹、雪铲,铲的铲、扫的扫、堆的堆,屈背弓腰,用力除雪,在皑皑白雪中构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路过的学生对老师、同学们忙碌的身影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为师生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大家脸上洋溢出了快乐的笑容。
扫雪除冰,不仅是为校园扫除安全隐患,也是一个让同学们在劳动中磨练自我、强化劳动意识的过程。本次劳动实践,彰显了艺术系学子不畏严寒、吃苦耐劳的青春热情和服务师生、心系校园的责任担当。
为褒扬他们奉献公益、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特此录名于下,以资鼓励: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马文昊、王鹏皓、张铭嘉、王善石、时玉翰、唐瑞成、徐志豪
表演艺术专业:杨慧昌
文物考古技术专业:孟令成、张华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孙安琪、陈思儒、赵舒欣、黄玉磊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培养和提升的重要环节。艺术性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借助“三因”不断拓展劳动实践教育新平台的工作,让更多的青年学生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劳动实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共赢,锻炼专注力、创造力和行动力,增强体质、强健体魄,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供稿部门:艺术系
供稿人:高雨晴 张鑫政 夏红艳 唐瑞成
审核人: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