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要闻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8
浏览量:
编者按: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同时统筹部署“文化传承”以及讲好“中国故事”任务,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坚决全面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院深化综合改革中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结合学院发展实际融会贯通,切实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三进”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在教学、科研等各业务领域落地见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博与艺术系徐颖杰老师的《走进<声声慢> 感受国风音乐魅力》 课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宋词以其独特的韵味流传至今。当经典的宋词遇见现代的音乐表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跟随徐颖杰老师的脚步,一步步走进她的国风音乐赏析课,一同探索《声声慢》从古典到现代的华丽转身,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与艺术创新的魅力。
徐颖杰老师以随着大明湖南岸改造完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身着华服、头戴簪花,在湖畔留下美丽的身影事例导入。受到这种风尚的启发,她在课程中融入了国风元素,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堂上,徐颖杰老师以李清照的经典之作《声声慢》为主线,通过朗诵七个叠词,引导学生们一同领略了古典与现代交织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词作中文辞的韵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度,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李清照在经历国破家亡之后那种深深的悲凉和愁苦情绪,带给大家一场文学与情感教育的深度体验。
课程紧接着插入了由崔开潮作词、刘洋作曲、万茜演唱的现代流行版本《声声慢》歌曲赏析,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古典文学与现代音乐的完美融合。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轻轻拍打基本拍子,通过音乐的强弱规律来找到它的节拍,进而感知节奏
随后徐颖杰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声势训练,她通过手势和触拍身体的不同部位为同学们示范节奏的韵律,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如,如同舞蹈般优雅,让同学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体与音乐的和谐共舞,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
感受完节奏以后,徐颖杰老师示范了演唱中气口、吐字、咬字、强弱规律以及装饰音的运用方法,增添了歌曲的戏曲韵味,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朝代。
接着带领大家伴随着万茜的演唱集体演唱《声声慢》,让同学们同时配合之前练习过的声势节奏,在舒缓、婉转、悠扬的流行旋律中,感受中国戏曲元素的古典韵味。
徐颖杰老师通过展示2023级文化管理专业王永鑫同学制作的《声声慢》AI视频,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歌词描绘的唯美世界之中,歌词中青砖、白马、山花、蕉叶带来的诗一般景象,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真的来到了李清照笔下的世界。
通过这堂国风音乐赏析课,每一位参与者都收获满满。在课堂小结阶段,徐颖杰老师总结道:“这堂课不仅是对国风音乐的探索,更是对历史的自觉、对文化的自信,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文化旅游院校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播中国好声音的责任与使命。在音乐创作中,我们要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的同时,更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我们的艺术表现力。”
学院大学生艺术团6名同学精神饱满,积极参加现场学习互动。宫晨萌分享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欣赏和演唱《声声慢》,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徐老师的现场示范让我仿佛能够触摸到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对我而言,这是一场心灵的触动。”曾超感慨地说:“从古典的《声声慢》到现代改编版的流行歌曲,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现代审美的完美结合。这加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信心,更加坚定了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冯俊杰则兴奋地表示:“AI视频的引入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更是对歌词意境的一种直观体验。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让我对未来的课堂充满了期待。”
通过这次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平台。这堂课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承,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激励着每一个人继续前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撰稿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审核人:高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