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新闻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7
浏览量:
“最美教师”推荐人选事迹
2020年4月,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2020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学院积极参与,按照通知要求,学校教学系(部)、中心推选王伟亚、孔亚楠、左蕾、闫雪梅、宋佳、张亮、谢璐(按姓氏笔画为序)共七名教师参加“最美教师”评选。今天推出公共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师孔亚楠的事迹。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自儿时起的‘中国梦’。”
说起儿时的梦想,山旅公共英语教研室英语教师孔亚楠从来都是自豪之情。人生幸福莫过于美梦成真,而她,就是这番幸福旅程的亲历者。
大学求学期间,一段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话深深打动了她:“We cannot always build the future for our youth, but we can build our youth for the future.”我们无法为“后浪”们创造未来,但是我们可以成就创造未来的中国美少年。从那时起,她在心中就埋下了“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筑梦人,助力后浪们逐梦前行”的种子。
2009年9月,孔亚楠来到山旅,如愿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并陆续承担了大学英语、英语听说、乘务英语、机场服务英语、导游英语、饭店英语等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她特别希望自己做好表率,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化为学生们受益一生的自觉行动,为此,她精耕于课堂内外,勤学于行业一线,在传递梦想的道路上谱写了精彩篇章。融课程思政于外语教学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其沿线65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
孔亚楠意识到,无论是推动“一带一路”,还是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文明的交融都离不开不同语言的沟通,而旅游外语人才作为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的桥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
她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外语教学改革中,从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深度挖掘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思政元素,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7月,空中乘务专业核心课《民航乘务英语》成为学院首批开展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作为主持人,孔亚楠带领课程教学团队十余人出色完成了项目的设计、申报、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包含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研究工作报告、论文40余项。项目成果在空中乘务专业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在顶层设计环节中,从地面到客舱全覆盖的思政育人目标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
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工作项目,培养学生和机组成员、地面单位、旅客等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处理地面及舱内紧急突发事件,应对各类旅客的需求,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状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
通过为不同国籍、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的乘客提供舱内服务,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差异,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全身心投入提升“双师”素质
孔亚楠的两个女儿,一个八岁,一个四岁。妈妈平时工作忙,到了放假,孩子们都盼着能多和妈妈一起玩,可是这个愿望往往都被打了折扣。那么,孔亚楠的假期都去哪儿了呢?
“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这句话,是打开孔亚楠假期“秘密”的钥匙。
为了做一名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入校十余年来,孔亚楠利用假期参加旅游管理类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提升等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教学培训,还走入企业挂职锻炼,搜集了许多企业典型工作案例,职业教育和外语教学理论、实践素养显著提升。
多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善于把握行业前沿发展趋势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也为她更好地参与教学改革、开展科研项目、参加各类教学赛事、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8月,山旅与澳大利亚南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为本校教师开展TAE四级证书培训,孔亚楠入选参训。
但是课程要在暑假进行,更要连续一个月每天八小时上课,而当时家住济南需要乘坐班车来校的她,小女儿刚刚出生不满四个月,尚在哺乳期。为了兼顾,她和家人一起就近在校区所在的章丘租房,一边当妈妈,一边当学员。
从未经历过的高密度、高难度TAE培训令孔亚楠受益匪浅。课程完善了她对职业教育中教师角色和责任的认知,对承担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下的教师职责更加自信。
基于TAE四级教学中的GLOSS OFF教学模式,孔亚楠开展了空中乘务专业核心课程《机场服务英语》实训教学改革,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管理者和指导者,构建了“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转换实践”四步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行业经历和经验永远是专业教学的源头活水。孔亚楠多次利用假期到济南、济宁等地的旅行社挂职锻炼。
顶岗实践和深入调研帮助她及时了解旅游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明晰了行业对旅游人才规格的需求,也为设定和修正日常英语教学目标提供了权威依据。她还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旅行社导游员英语口语培训,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2019年8月暑假,孔亚楠赴郑州万豪酒店集团旗下美盛喜来登大酒店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万礼豪程教师酒店挂职锻造计划。该计划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为优化旅游酒店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实际操作经验。
培训期间,她参与了酒店的全部门轮岗实训。像实习生一样,从参加员工入职培训到酒店各部门一线实践,一个环节不落,在熟悉酒店运营流程的同时,也为酒店英语教学收集了诸多案例。
培训结束后,她结合挂职体验和酒店一手资料,对接酒店行业服务标准,升级了酒店管理专业3+2专本贯通班《大学英语》课程课内实践项目,更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和职场服务能力。
潜心教改硕果纷呈
2019年5月,孔亚楠站到了第六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的领奖台上,这是一场全省本科和高职111所高校676名教师的高手比拼。
在执教十年之际,这个奖项算得上她长期以来精心教学、潜心教改的一份美好的回馈。
作为院级公共英语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孔亚楠努力践行“外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线,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堂教学到团队建设,从开发教学资源到参与专业建设,多有建树,成为教学改革的多面手。
2019年,孔亚楠主持申报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条件下高职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成功立项。这是开展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该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整合移动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构建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移动学习自主性强和面授课堂教学互动性强的优势,全面优化学习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作为主创,孔亚楠设计开发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点击职业英语基础模块》(学生频道一)互动版教学课件及教学设计书,受到教材编者、出版社及教育界同仁一致好评。
她以第五单元教学课件,参加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4全国高职高专外语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单机版课件组二等奖。
2018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场服务英语》立项正在建设中,已通过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系统整合了所有碎片化学习资源,上传图片、音频、视频、文档1000余条,作业、测验300余条,平台资源在2017-2019三个年级空中乘务专业《机场服务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学习通平台总访问量超过160余万次。
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的苦心积累,助力孔亚楠迎来了教研成果的丰收季。2017年,在《机场服务英语》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她选取《值机服务》(Check-in for aircraft passengers)为教学内容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获得了2017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高职组)二等奖。2018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2019年,她再上层楼,荣获第六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的二等奖。
从2018年11月比赛方案公布开始,孔亚楠稳扎稳打,从校内选拔、省级初赛、省级复赛,一直冲到全省决赛。
在她眼中,大赛是荣誉的竞技场,参赛过程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验田。
除了按要求反复完善教学视频、课件并数十次地课堂模拟演练之外,她还依托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了《机场服务英语》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模块化重构、教学设计与打磨课程,三管齐下,齐头并进。
在不断进击的道路上,学院、教务处、系部的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提出的宝贵建议,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反馈贡献的无数教学机智,以及亲手打磨的 20个教学节段参赛课件和修订十余次的教学设计、700余个教学文档,都为她增添了再上层楼的底气。
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日渐成熟起来的孔亚楠对于“要给学生呈现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这一课程建设核心问题,有了日渐明晰的答案。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高等职业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既有差异性,又有强烈的相似性。孔亚楠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同学。
新技术应用和新媒体开发引发了多媒体多渠道教学形式的变革,而新时代的大学生又对高科技移动终端设备运用熟练,孔亚楠充分结合两者优势,以认知图示和多模态教学论为指导,借助移动应用、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灵活运用PBL问题导向、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法,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随时随地学”。
同时,对于有较高潜质的学生,孔亚楠用心培养,把他们推向更高的舞台,多名学生在近年来省级英语写作大赛、口语大赛、科技英语大赛中斩获佳绩。
2019年11月,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中,52所参赛院校的101名选手同场竞技,孔亚楠参与辅导的2018级酒店管理系学生崔宇舒荣获英语口语比赛二等奖。
赛事准备长达半年之久,孔亚楠每一个步骤都紧盯不放。
暑假中,实施了为期八周、每周两课时的职场描述线上图表写作教学操练;9月开学后,又跟上了每周三、五午休时间的临场模拟演练;10月,赛项题库公布后,距比赛只有不到20天,最紧张的时刻到来了。
孔亚楠重新规划了备赛时间:学生每天完成一篇职场描述写作,教师精修确保文章科学条理规范,一则情境交流单页精讲,一个职场辩论正反经典观点归纳。
这些模拟演练都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每晚7点到9点半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完成的,次日再利用午休时间严格按照参赛流程进行面对面模拟。学院的大力支持、培训团队的精心指导、学生的不懈努力,最终换来了不俗的成绩。
“以梦为马,方知前途坦荡;碎步向前,梦想总会到达。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梦想也许不够雄伟壮阔,无非‘授人以渔’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是,无论过去、现在、未来,我都希望能用我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带给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志趣,让他们的梦想都能开花。”孔亚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