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内公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7
浏览量:
鲁旅职院发〔2020〕7号
各处(室)、系(部)、中心: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通知精神和省文旅厅、省教育厅要求,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2020年1月27日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有效做好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学院行政部门、教学系部、各级各类实训室、实验室(含百川花园酒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1.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严防严控,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2.基本原则
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管理的原则,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做好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科学施策,果断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有效的协同应对处置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疫情风险防控在最小范围。
3.学院防控组织指挥体系
3.1成立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党委书记陈国忠同志、院长闫向军同志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关处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主要职责:在省教育厅和省文旅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领导和指导全院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配合卫生健康等部门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及时分析、研判学院防控工作形势,调整学院教学及其它相关工作安排;督促、指导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防控具体方案和措施;督导、检查各部门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处置学院各部门疫情信息,妥善做好相关网络舆情处置。
3.2各部门按要求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处(室)、系部、中心每日14:00前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送情况,确保疫情信息畅通,应对处置及时。
3.3出现重大疫情,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到一线指挥调度。对于思想上不重视、部署慢、行动迟,防控措施不到位、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力,缓报、瞒报、漏报疫情信息等履职尽责不到位的情况,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进行追责问责。
3.4学院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和咨询电话。值班电话: 0531-81920102(夜班和节假日);咨询电话: 0531-81920115;传真电话:0531-81920102;邮箱:sdtszwc@163.com。各部门将疫情管理员及联系方式立即报指定邮箱并加入“山旅卫生防疫”微信群。
4.假期紧急应对
4.1 立即停止一切集聚性活动。停止组织假期到校活动、研学实践,停止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人群集聚性活动。
4.2 推迟招生考试。2020年1月30日至2月2日期间的空中乘务专业测试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工作及2月3日的专业测试推迟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3 暂停校园场地开放。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取消各种旅游团组进入校园。
4.4 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学生处牵头,各系部、中心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理性认识、科学防控疫情。提醒学生及家长尽量减少外出探亲和旅游,尽可能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教育学生原则上不要参加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的校外培训、研学旅行、户外拓展、比赛、展示、评比和考试等集聚性活动。
4.5 做好重点师生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总务处保障留校教师(外教)的水电暖供应和饮食安全。教务处与相关系科负责在外实习实训学生的安排和联络,制定《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关于新型肺炎疫情期间实习安排的意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沟通,督促减少外出活动,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确保参加实习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明确的去向和安全的防控措施。
对于有重点疫区进出经历或有疫区人员接触史的师生按要求采取隔离观察措施,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处理并报告,并主动做好引导服务。
4.6做好寒假期间的值班与信息报送。结合实际和学院特点,做好寒假期间值班值守。建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班、中层干部和教师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全部在岗值班值守,随时保持联系,确保值班工作网络 24 小时畅通。一旦发生疫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
4.7 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宣传部重点关注因组织集聚性活动、空中乘务专业推迟测试、延迟开学等方面引发的舆情动态。
5.开学决定与准备
5.1 做出开学或延期开学决定。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确定学校开学时间,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具体开学要求和时间,由学生处及时发布开学通知。国际交流中心负责留学生的通知及开学安排。
5.2 保证延期开学期间工作秩序。学院领导班子按正常时间上班,教职工上班时间由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开学准备工作需要确定。
5.3 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教务处、网络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录制课程资源,开设名师空中课堂,开展网上学业辅导。条件允许可开展在线互动教学。
5.4 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总务处和财务处科学测算、落实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和经费,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洗涤用品、口罩、红外体温测量仪、医用防护服装等物资,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5.5 开展校园集中消毒。总务处负责对学校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开学前进行集中清洁消毒,消除细菌、病毒滋生环境,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同时,根据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制定日常消毒方案。
5.6 提前排查传染风险。总务处、学生处会同各系部、中心在开学前提前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对师生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最近 14 天内,是否赴重点疫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重点疫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在开学前先在家静休满2周,排除感染隐患后再返校。
5.7 制定在疫区和隔离学生的学习支持方案。通知近期在湖北等重点疫区出入的本校师生员工,在疫情彻底解除前推迟返校。教务处制定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的方案和措施,支持和保证无法按时返校和被隔离观察学生的学习。
5.8 加强疫情动态监测。总务处加强同章丘区卫生防疫部门合作,及时互通信息,动态掌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5.9 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宣传部重点关注因推迟开学引发学生、家长对学业的焦虑,以及学院应对措施不到位等引发的舆情动态。
6.开学后日常防控
6.1 开展师生体温及症状自查。教务处和学生处提前通知教师和学生,返校前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 37.3 度的,要暂缓返校。
6.2 加强健康状况检测。组织返校师生每天定时测试体温,如体温出现异常,需立刻佩戴口罩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疫情发生期间,每日统计检测师生身体状况,有疑似症状,要及时处理,并按规定程序报告。
6.3 强化卫生健康教育。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师生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师生体质和免疫力。
6.4 严格校内人员管理。严格落实学院传染病防控措施,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
6.5 严控外来人员入校。省政府宣布疫情解除前,安保办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6.6 全方位落实校园环境日常消毒制度。争取驻地卫生防疫部门支持,总务处制定学校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按专业要求加强日常通风换气,落实消毒措施,确保卫生达标、不留死角。完善健全班级、宿舍卫生检查制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7 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一旦病例确诊,立即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6.8 加强督导检查。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对学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督导检查。要坚持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9 落实保障措施。人事处、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要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统筹,确保疫情防控需要。
6.10 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宣传部重点关注因学院推迟开学、采取隔离措施、防护措施不到位、集中爆发疫情等方面引发的舆情动态。
7.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7.1 山东省人民政府宣布疫情解除后,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7.2 统筹寒假、暑假时间安排,保证学生年度在校学习总时间。
7.3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完善学院公共卫生防控事件处置工作长效机制。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办公室 2020年1月27日印发 |
附件1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陈国忠、闫向军
副组长:萧继虎、陈增红、魏凯、王莉、赵冰
成 员:王恩红、马保烈、郑怀刚、唐志国、王建峰、邱殿成、陈万强、宋继东、李彩霞、张方蒙、李爱军、张伟勤、肖磊、曹常玲
领导小组设置办公室,赵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郑怀刚同志任副主任,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防控组、物资保障组、宣传舆情组和督导调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