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系部新闻 - 系部新闻

系部新闻

大学生参加黑中介培训被陷“培训贷”骗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量:

  cover_image

  大学生参加黑中介培训被陷“培训贷”骗局

  济南7名大学生近日遭遇黑中介连环骗局:参加所谓”高薪就业”培训后机构跑路,不仅承诺的岗位落空,还莫名背上万元贷款。这起事件揭开了”培训贷”新型诈骗的黑幕。

   培训变骗局:  高薪诱饵套牢求职者

  Picture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学生小岳反映,梦启公司以”Java全栈工程师培训包就业”为名,承诺培训后可获6万元以上年薪。在学员无力支付24800元培训费时,该公司谎称可申请”山东省人才教育培育基金”,实则暗箱操作办理了年利率7%的消费贷。培训仅进行4个月,机构便人去楼空,学员查询征信才惊觉被骗。

   多方踢皮球:   监管遭遇执行困局

  Picture

  涉事企业早已金蝉脱壳:梦启公司搬离办公地逾一年,关联公司山东无限空间教育科技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济南高新北海村镇银行证实,7名学生确实与无限空间签订了培训贷款协议,但学员们表示从未听说过该公司。市场监管部门坦言”手段有限”,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骗术揭秘:   四步围猎求职者

  Picture

  1.  虚假招聘引流:  在招聘平台发布高薪岗位吸引求职者。

   2.   洗脑式营销:  渲染就业压力,夸大培训效果 。

   3.   套路签约:  诱导签订含贷款条款的培训协议 。

   4.   敷衍教学:  提供低质课程后卷款跑路。

   新型校园贷:  改头换面继续肆虐

  Picture

近年已发生多起类似案件。犯罪团伙通过”惠分期”等平台,以岗前培训名义办理9800-19800元不等的贷款。2021年曝光的济南兴学技术有限公司诈骗案中,百余名大学生在”培训三个月即可入职”的承诺下,背上两万余元债务,最终公司以资金链断裂为由拒绝还款。

   防骗指南:   三要三不要

  要核实资质:查证培训机构办学许可及合作企业信息 要理性判断:警惕”包就业”“零基础高薪”等夸大宣传 要留存证据:妥善保管合同、缴费凭证等材料 不要轻信陌生邀约:对主动联系的”招聘方”保持警惕 不要仓促签约: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关注贷款内容 不要透支征信:拒绝任何以个人信用为担保的培训协议。

   监管警示:   构筑防骗防火墙

  教育部等六部门明确规定,未经银监部门批准的机构不得开展校园信贷服务。公安机关提醒,当前”培训贷”“回租贷”等新型校园贷变种猖獗,大学生应树立正确消费观,遭遇诈骗及时报警。

  这起事件暴露出求职市场存在的监管漏洞。大学生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亟需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社会各界更应形成合力,斩断伸向校园的诈骗黑手。

  重点防范

   旅行与休闲系特别警示:   实习就业季谨防行业定制骗局

    针对旅行与休闲系即将实习的大二及求职的大三学生,需特别警惕以"旅游行业岗前认证""酒店管培生特训"为幌子的新型骗局。诈骗分子常伪造与知名景区、五星级酒店或旅行社的合作关系,以"导游证+数字化运营师双证保就业""国际邮轮乘务定向委培"等话术诱导签约,实则通过"文旅人才发展基金""景区系统使用押金"等名目办理高息贷款。

  Picture

   岗位陷阱:   对主动提供"迪士尼乐园储备干部""高端民宿运营官"等光鲜岗位的陌生机构,务必通过学校实习指导中心或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12301)核实真伪。

   收费套路:   任何要求缴纳"踩线考察费""职业资格认证费"的行为均属违规,正规企业岗前培训不得向实习生收取费用。

   签约红线:   发现合同中出现"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培训费分期支付"等条款,立即终止签约并联系辅导员。

  旅行与休闲系严正提醒

  ➤ 实习应通过学校双选会、校企合作对接会等官方渠道获取机会。

➤ 遇到"先贷款考证,入职后企业代偿"等话术,请立即联系辅导员。

➤ 牢记:你的专业技能才是最佳通行证,莫让"培训贷"绑架你的星辰大海!